谨防积分兑换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

人民公安报 2023-02-09 10:59:47


(相关资料图)

近期,不少人都收到了“积分即将清零,请及时兑换”的信息。对此,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,谨防积分兑换“陷阱”。

为激发消费者热情,经营者往往推出不同的兑换活动,如给消费积分设置一定时限,这是经营者留住客户、回馈客户的一种方式。“积分抵扣+补差价”,能让消费者以低廉价格购买名牌商品,这样的“好事”着实令人心动,但要警惕的是,积分兑换类诈骗行为花样翻新,稍不留神,消费者就会被骗“入坑”。

据报道,北京李女士近日收到一条“积分即将到期”的短信,称她需尽快打开链接兑换商品,否则积分就会到期清零。点开链接后,李女士发现里面有多种知名商品,立刻进行挑选。所幸,她在准备付差价前,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了核实,及时发现该活动并非官方活动,躲过了骗局。此外,还有些商家打着“福利优惠”的幌子,给消费者兑换的商品是假冒产品、库存积压产品,让消费者防不胜防,破财又烦心。这些行为不仅是恶意诱导,还践踏了诚信底线、法律红线,扰乱市场秩序、妨碍公平竞争,涉嫌虚假夸大宣传、价格欺诈、销售假劣商品等行为,构成违法犯罪。

谨防积分兑换“陷阱”,监管要加把力。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管理漏洞,通过各种途径规避市场监管,实施违法活动。对积分兑换活动实施监管,涉及多个部门。公安、市场监管、网信等部门应加强联合执法,加大监管力度,开展消费市场打假治乱等专项整治,严厉打击消费领域乱象,重拳出击扰乱市场秩序、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,让违法经营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。同时,要强化对异常经营行为的常态化监管,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为市场经营秩序保驾护航。

各网络平台、电信运营商、消费者协会等要主动作为,切实负起责任。网络平台要加大对商家虚假宣传等行径的监督、曝光力度,帮助消费者识别骗局、及时止损;电信运营商要对积分兑换短信内容、号段等进行监测核实、动态封堵,对涉诈异常信息、活动及时处置,切实维护公平有序、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;商家要依法经营、诚信经营,让消费者买得舒心、用着放心。此外,消费者要做到多留心、勤核实、不贪心,科学、理性、谨慎消费,谨防“馅饼”变成“陷阱”,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。(潘铎印)

标签: 市场监管 市场秩序 网络平台

广告

Copyright ?   2015-2022 北冰洋商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