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球热闻】春节出游来郴州长卷,好吃好玩好热闹!

郴州广电 2023-01-21 10:47:57

一场沉浸式民俗市集体验,一次与非遗文化美丽的邂逅。


(资料图片)

大年初一初二

来苏仙区长卷新春喜乐汇

看舞龙舞狮、听古筝琵琶

赏花灯 品美食 玩游戏 观非遗

快乐寻宝领红包

免费拍“全家福”喜庆照

用传承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艺术,向您呈现一个精彩纷呈、充满国潮韵味的传统新年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作者有意见请与我们联系

看国风大戏

在全国很多地方,老百姓用舞龙舞狮来祈祷新的一年神明的保佑,以求得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国泰民安。年节和喜庆活动之日必有舞龙、舞狮来助兴,甚是热闹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作者有意见请与我们联系

玩传统游戏

投壶、套圈游戏,想必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经典互动游戏,简单玩法,丰厚的奖品等着你,更让你穿越历史,重温中华传统文化,感受传统游戏、传统礼仪的魅力。

资料图

过年,当然少不了红包!

打造沉浸式“寻宝”体验,将春节的传统元素“红包”和寻宝游戏相结合。每天在郴州长卷的多处场景随机藏有近百个新年红包,找到红包的游客可以来到兑奖区领取神秘奖品。让来到长卷的市民游客朋友感受新年的浓厚氛围和吉祥如意。

拿免费全家福

活动期间,只要是家庭组团出游长卷,就可以免费拍一张爱的全家福照片,并且可以现场打印带回家。全家福不仅仅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完美幸福,更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值得珍藏一生、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,和心爱的家人拍一张全家福照片,定格幸福时间。

逛非遗项目

陈氏陶刻。传承人陈玉生,1969年出生,郴州市壹书画院执行院长,郴州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,中国硬笔协会会员。2014年拜师于中国陶艺工艺大师潘正樑先生,2015年师从于全国著名工艺陶刻书法大师刘朋洲先生。2016年《坭兴陶-将军瓶》在第十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"百花杯"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"银奖”。2017年创作的坭兴陶《画筒-中国门神》在第52届全国工艺交易会上获得"金凤凰"创新产品设计大赛“金奖"。2017年创作的坭兴陶《觚-鼓》在中国陶艺产品(作品)创作设计大赛获得艺术陶艺类"银奖"。

仁保竹艺。传承人郭仁保,1975年出生,安仁县灵官镇月塘村人。家族多出竹编手艺能人,郭仁保从小耳濡目染,喜爱传统手艺,学习木雕、根雕和竹雕技艺,致力于竹艺竹编文化发扬光大。2014年加入郴州工美协会,2019年成为湖南省工美协会会员。

贴布秀。传承人谭晓玲,苏仙区坳上学校教师,郴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,郴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,郴州开明书画院副院长。创作了贴布绣画四十余幅,在全国最高级别工艺美术大赛“百花杯”和省市工艺美术大赛中均有获奖。谭晓玲跟随民间艺人李传娇学习贴布技艺,把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布经过裁、绣、包、拼等手法通过十几道工序制作才能完成。作品借鉴剪纸、国画、农民画、青花瓷等艺术表现特点,融合现代与传统工艺,雅俗共赏。

剪绣。传承人李红梅,苏仙区第三代剪绣非遗传承人,“三八”红旗手,郴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。剪纸《巾帼心向党》在郴州女子才艺比武荣获三等奖,《最美郴州》获郴州市工艺美术大赛银奖。为“郴品郴味”创作原创作品《瑶家八碗菜》,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11矿创作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》。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《巾帼抗疫》系列作品在“湘妹子”平台刊载。擅长定制类主题剪纸,为上海、广东客户定制的《喜迎二十大》作品得到客户高度认可。就职于郴州市九色鹿生态幼儿园,打造郴州非遗文化剪纸实践基地,剪纸艺术教育从娃娃抓起。

香姐乌米粽。传承人李启香,苏仙区坳上镇人。乌米饭最早出现于唐代,那时叫“青精饭”,是道家求长生不老的养生食物。宋代开始佛家将青精饭作为斋食。明代李时珍说:“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,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,是以形成了乌饭节”。随着时代更迭,“乌米饭”被普通民众接受,同时也派生了乌米粽、乌米粑、乌米粥等。近年来,由于采摘原材料困难,制作工艺考究,制作程序繁琐,慢慢被人们“放弃”。现在,只有少部分农村家庭依然保留着这一习俗,坳上李启香从外婆家学到了这门技艺,并将其发扬光大。

火仙牛舞。起源于苏仙区栖凤渡镇正源村,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,究其来历,有一个传奇故事:明嘉靖年间,有农户养了一头顺事听话通人性的公牛,主人视其珍宝。正月十五日,孩子上山放牛,忽见一只老虎从树林窜出,气势汹汹朝小孩扑过来。小孩惊恐至极,当即昏倒。公牛见势不妙,迅速冲上去与老虎生死搏斗,老虎不敌纵身逃离。小孩仍未苏醒,公牛十分着急,嘶叫几声,未见来人,就小心翼翼地用角将小主人撩至头顶驮护回家。不料孩子父母及村民大怒,认定公牛是伤害小孩之元凶,瞬间拿起斧锤棍棒将公牛打死。孩子醒来后说出原委,大家才知道错怪了公牛。为了祭奠公牛,村民请了法师做了七天道场,将此牛敬奉为神仙牛,将正月十五定为纪念日。用稻草编织成牛的形体,插上香火,取名为“火仙牛”。牛是农耕之宝,龙是吉祥之物,将“火仙牛”与“火龙”合为一起,同耍共舞,同祀共庆,以示祈祷风调雨顺,吉祥如意。

狮子下崽。民间表演艺术,传入苏仙区白露塘已有300多年。祖师系广东人周氏,相传他自南而来往北去,途经白露塘时正值三伏天气,在村里乘凉喝水时闲谈,得知他家境贫寒,但是武术世家,有一身武艺,一日与富人子弟发生口角,打伤他人,仇家当晚前来抄家并扬言要挖他的眼睛,无奈之下,只有流落他乡避难。村民挽留周氏,拜他为师,学习武术。周氏见村民对他好,不但传授武艺,还教器乐,更是将武术、体育和音乐相互融合表演项目“狮子下崽”教授给了村民。为此,王氏传人逢年过节都表演《狮子下崽》这一传统技艺,喜庆热烈又强身健体。

匡氏雕塑。传承人匡竹康,1995年出生,永兴人。2019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雕塑专业,2020年创建湘南木雕艺术馆,2021年创立湖南造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,2022年加入苏仙区新阶联。作品《行者武松》获第六届“冬之韵"全国大学生雪雕比赛优秀奖,《陶渊明》获湖南省青年文化艺术节湖南科技大学一等奖,《彷徨一自塑》与《流筋曲水系列》入选湖南科技大学优秀毕业作品展。2019年在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展厅举办“意象-湘南”个人艺术展览,同年论文《论湘南木雕的艺术风格》发表于《当代工艺》。

活动具体流程

时间:大年初一

主舞台:国风大戏传统舞狮、古风年趣

(上午10点-11点半、下午3点-4点半)

(新春寻宝和拍全家福同步进行)

时间:大年初二

主舞台:国风大戏传统舞龙、古风年趣

(上午10点-11点半、下午3点-4点半)

(新春寻宝和拍全家福同步进行)

标签: 非遗文化

广告

Copyright ?   2015-2022 北冰洋商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